10月初,在京都比叡山間,
意外遇上滿山遍野,卻不知芳名的野生紫花,
生機勃勃地叢生在高聳的檜木林間,
回來查書,赫然發現竟然是熟悉不過的仙草~
開花時,美若天仙的仙草
適合生長於海拔1200公尺以下的陰涼濕潤的坡地、溝谷中
台灣在中北部有大量栽培在果園的果樹下
以扦插繁殖為主,但淹水會導致葉片落,甚致腐爛,
因此在7至9月間之颱風豪雨期,應注意排水。
仙草, 唇型花科, 屬於一年生草本,株高15-100 公分
葉對生;葉柄長2-15 公釐,被柔毛;葉片狹卵形或寬卵圓形,
長2-5 公分,寬0.8-2.8 公分,先端急尖或鈍,
基部寬楔形或圓,邊緣具鋸齒,兩面被細剛毛或柔毛。
花期7~10月,輪傘花序多花,組成總狀花序,
頂生或生於側枝,花序長2-10 公分;
苞片圓形或菱狀卵圓形,具尾狀突尖;花萼鐘形,長2-2.5 公釐,密被疏柔毛,
上唇3裂,中裂片特大,先端尖,下唇全緣,偶有微缺;
花冠白色或淡紅色,長約3 公釐,外被微柔毛,上唇寬大,具4齒,2側齒較高,
中央2齒不明顯,下唇全緣,舟狀;雄蕊4,前對較長,
後對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器,其上被硬毛,花藥匯合成一室;子房4裂,花柱較長,柱頭2淺裂
果期8~11月,小堅果長圓形,黑色。
在京都富士山之稱, 標高848公尺的 比叡山間
初秋之際,沒遇上滿山的楓紅,卻幸運地帶回大片的紫色天仙
一整天,被微涼的秋風包覆著, 靜靜地緩步自然林野間,
沉浸在東塔,西塔,橫川的 千年古剎中,
那千絲萬縷的躁動不安,
在山間吐納中,竟悄悄地隨風而逝
柔軟翠綠的青苔,依附著歲月風霜的石製獻燈
環抱在一群參天古木,野花仙草間,
大自然~ 就是最美好的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