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著羽毛準備築巢的雄鳥,我猜測是雄性,因為比較瘦,築巢工作主要也都是由他進行)
住在台北車站周邊快要30年,以前這附近很少有大片綠地,
因此,從來沒有鳥類飛到有雨遮的半遮蔽陽台裡,
但幾年前華山藝文公園開放後,植物與鳥類的進駐越發蓬勃,
近幾個月來,常有白頭翁飛進陽台,上個月初還有一隻白頭翁在陽台的黛粉葉中過了兩宿,
猜測可能是落單了,原來早有預謀是要來我們家築巢....
負責監工的雌鳥,尾部毛色比較鮮豔,肚子比較大,可能快要生蛋了,
這對白頭翁大概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探勘評估我家的黛粉葉林是否適合築巢,
先從試住,刁東西過來擺放,非常仔細的做了很多的功課,到最後決定落腳,蓋房子是從5/28開始的
有關白頭翁的簡介,請連結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7157
5/30 築巢過程影音版 請連結: http://homgradinia.pixnet.net/album/video/151315925
片中來築巢的白頭翁毫不介意電視發出的新聞播報聲,可見他們確實很習慣人類所發出的聲音,
5/31 築巢進度大躍進 影音版 http://homgradinia.pixnet.net/album/video/151432659
生長在西半部低海拔地區的白頭翁,經常在都市人類活動的地區被發現,屬於都市化很深的鳥類,
但如果被他們發覺有人類靠近,馬上會玩起123木頭人靜止不動的遊戲,
白頭翁的築巢材料除了天然的芒草穗,枯枝,羽毛外,還有現代工業製品塑膠打包帶及寬版膠帶
不知道這該是高興還是悲傷?人類製造的垃圾竟然成為鳥類築巢的材料
我在照鳥巢時,兩隻鳥突然飛進來,但我近距離的存在馬上被發現,他們瞬間停止一切動作
一動也不動的讓我拍了好幾張,連我用力關上落地紗窗發出巨響,都無法讓他們有一絲動搖
5/29 還只有稀稀落落不成型的鳥巢,經過短短兩天,一次只能刁一點點材料,有時建造材料才放上去
一陣風,就將不知經過多長周折才找回的芒草桿吹的一根不剩,暗自猜想要大概要一個月才能落成的鳥巢,
今天早上去看竟有驚人的發現,昨日還不成型的鳥巢,今日已有碗型的樣子,
雄鳥三不五時的踩上去測試耐重效果如何,似乎很滿意自己的成果
惟有親眼目睹,才能真實感受到動物驚人的耐力與毅力,確實比人類偉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