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去了趟工廠附近的蔬菜苗場,大開眼界之外,挑選適合側種椰纖盆器的菜苗是最重要的工作,苗場室內暖房一景
這是菜苗場的戶外栽培中心,田埂的中央都用黑色膠布做覆蓋,避免不必要的雜草及蟲害,
頂部的透明遮陽棚,可以隨天氣的改變調整開合的大小,避免天候異常造成的不必要損失
苗場的絲瓜藤開滿了美麗的黃花
針對側種盆器,用菜苗的方式栽培會是比較好的開始,
這此採用結球萵苣,蘿蔓萵苣,紫色高麗菜,芹菜作組合種植
如果有興趣其他培育方式的朋友,可以參考下方資料---
**播種--葉菜類,五穀根莖類,豆類,都屬於適合種子直播的作物,
撒播,較適合葉菜類,種子在撥種前可與沙或土壤混合增量後,再平均散佈耕地表面
點播, 根莖類約20-30cm,豆類,五穀雜糧約30-40cm,果菜類約40-60cm,每點撒播2-3粒種子
**疏苗--種子播種後,隨作物成長,必須進行疏苗及間拔,調整作物株距,以利作成長
**育苗盤播種怎麼操作?
將培養土放到育苗盤中,劃出1公分深的播種溝,後入種子後覆土,並充分澆水,再覆蓋澆濕的報紙,經過3-5天發芽後,掀開報紙置於日照充足處
如何移植至育苗杯,何時準備定植呢? 待幼苗長出2片子葉時,可以準備移植到育苗杯或穴盤中,子葉長到3-5片時,可以定植於耕地
阡插--紅鳳菜,番薯葉,空心菜等作物,可採阡插繁殖,記住要摘除多餘葉片,避免水分蒸散,以提高存活率
分株繁殖--韭菜,青蔥,蘆筍等,可先行育苗,再進行分株繁殖
**育苗培養土如何選?
不可添加化肥或過量有機肥,以免徒長及降低抵抗力,自製培養土可以選擇雜草或樹葉堆積一年以上者,再用篩網篩出顆粒較細者來使用
前言一大推,終於可以進入正提,開始種植囉!
準備好要種植的盆器,預拌特調土,有機肥(液態或固態的皆可),椰纖絲可當最後的盆土覆蓋物,天然驅蟲劑
步驟1.將土放入至側種孔洞的下緣處
步驟2.將土澆濕
步驟3.將土充分抓濕
步驟4.施予粒狀有機基肥
步驟5.將萵苣苗從育苗盤中輕輕取出
步驟6.將菜苗由盆內孔洞穿出
步驟7.將菜苗根系用土稍作固定
步驟8.重複上述步驟完成其餘側種
步驟9.再次鋪土
步驟10.再次澆水
步驟11.再次施予粒肥
步驟12.再次將土和水充分融合,但要小心,誤觸及到下方剛種進去的菜苗根系
步驟13.挖1指深的孔洞,栽上芹菜菜苗
步驟15.苗與苗間,間隔10-15公分,以利後續生長
大功告成,放到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每天充分澆水,一周施一次液態肥,慢慢等他長大,
後方的小番茄是上周剛栽種進去的,也是這是實驗觀察的對象,下篇在專文介紹
這天,另外種了圓型吊籃及半圓壁籃兩種側種盆器
步驟跟長槽大同小異,將最後成果秀給大家看就好,
側邊綠色的菜苗都是萵苣,中間紫色的為紫色高麗菜
14吋圓形側種吊籃及半圓壁籃,居家種菜,可懸吊或壁掛,充分利用向上空間,通風度又比放在地面更好
這次照片中的無影手,也是我的種菜啟蒙老師,種菜經驗超過20年,
是個年過半百的阿嬤,但仍對種菜抱著無比的熱情,並且會一直持續下去.....
資料參考來源:
家庭菜園種植活用百科
作者: 吳宗明,花草遊戲編輯部 著
出版社: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麥浩斯出版
出版日期: 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