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還沒到,春天彷彿劃過夜空的流星,
還未意識到它的存在,就被酷熱的夏天抹拭了!
連續三天的高溫,陽台的植物好像中暑,
海島型的台灣,夏季強光,高溫高濕,35度的高溫更是家常便飯,
這種環境容易造成植物的中暑現象,一般植物的枝葉發育,以17-25度最佳
當氣溫飆升到35度以上,植物的呼吸作用會比同化作用旺盛,
養分消耗增加會導致植物衰竭,病蟲害機會增加
如何觀察植物是否受烈日傷害呢?
1.葉片是否有焦黃的圓斑
當日照需求低的植物遇到烈日時,葉片上的水珠造成凸透鏡作用,使葉端產生焦黃的日燒現象
2.枝葉呈現脫水現象
一些葉大根粗的植物,因光合作用及蒸散作用旺盛,
土壤易乾或者根部吸水不及,導致葉片枯萎.掉落的脫水現象
如何幫植物越夏呢?
最佳的避暑方法就是將盆栽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適當遮蔽,避免陽光直射,
土壤不可過乾,適當修剪枝葉以減少蒸散
1.遮蔽陽光的辦法有:
--遮光網的運用--
較大的庭園或屋頂花園,可用遮光網防曬,遮光率要以種植的植物種類及陽光強度來選擇,
以陽台來看,西向適用60%-80%的遮光網,東向適用40%-60%的遮光網
南向要視情況而定,北向則不需要使用遮光網
--盆栽植物群植--
數盆植物群聚擺放可以相互遮陰增加濕度來達到降溫的作用,
但盆栽如果擺放過於密集,容易有病蟲害的發生,同時也要依照植物需光性及耐熱性做調整
--搬到屋簷下--
屋簷牆角都是躲避烈陽的好所在,將盆栽吊掛於屋簷下,也是另一種遮陽的好方法
另外大樹也是另一種天然的遮陽傘,將小盆栽放在樹蔭下,就能達到良好的遮陽效果
2.保持通風
通風能降低濕度及溫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促進土壤及植物的蒸散作用
放在戶外的盆栽要注意彼此的間距,以保持通風對流
3.避開地溫
--將植物架高--
地溫過高會促使植物的吸水機能衰退,因此,高溫時,放在水泥地上的盆栽必須離地架高
一般而言,只要離地5-10公分,就可以降溫8-10度,階梯式的花架,可依照植物的需光性來擺放
最上層放日照需求高的植物,越下層放越耐陰的植物
--雙層盆器--
如果空間有限,可用雙層盆器來隔熱,將盆栽放入較大的盆器中,盆與盆間塞入充分吸水的水苔
澆水時也要澆濕水苔,如此便可以降低地溫
4.適度修剪
修剪植物細弱的枝條,葉片,由此可減緩生長速度,強迫植物進入休眠狀態,以此降低養分的消耗
另一方面,可以藉由整枝疏條的動作讓植物更佳通風
5.水分管理
高溫烈日下切勿澆水降溫,突然的低水溫會造成植物的傷害,葉片上的水珠也會造成日燒
但在放在室內的觀葉植物可以多噴水降溫保濕,也可以讓水盤積水以保持濕度
6.減少施肥
植物為了避開生長條件不佳的夏季,大部分會減緩生長速度或者處於休眠狀態
此時,如果又施肥可能會傷害土壤及植物的根部
希望大家的植物都能度過這又乾又熱的夏天!!